標題:不懈追尋夢想的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患者林凱涵,以詩詞與故事鼓勵同路人
日期:2023年6月28日
中學文憑試成績將於下月中放榜,每名考生背後都有著不同的故事。今年應屆考生林凱涵,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縮症,四肢無力,但他並未放棄。身為輪椅使用者的他,熱愛古典文學,從詩詞中悟出人生的解謎,且在過去的四年中不斷嘗試寫詩,並在全港學界律詩創作比賽、香港學校朗誦節等公開比賽中屢獲殊榮,更出版了個人詩集《倍郁集》。他的目標是能考入大學修讀中文及歷史課程,一直以文字和故事鼓勵身處相同道路的他人。千萬不要小看任何人或事物,只要有人欣賞和肯定,微不足道的小才能一定會發光。林凱涵回憶起初來港讀書時的不適應,常常情緒低落,幸遇上奶奶的鼓勵和支持。他表示,奶奶曾對他說,人生有兩條路可選,要麼到工廠工作,要麼坐在辦公室裡寫字。經過思考後,林凱涵決定堅持努力讀書,尋求更好的未來。儘管病情逐漸惡化,使他的行動能力進一步受限,他仍然堅持完成了九年的中學課程,比一般人多花了三年的時間。每天他大概花費四到五個小時來溫習,由於身體狀況容易疲勞,他需要分段溫習,並上網學習不同的題目技巧,從中進行理解和吸收。英文科一直是他的弱點,所以他會花更多時間來練習寫作。在應試期間,林凱涵書寫速度比一般人慢,需要額外的時間來完成試卷。他表示,他會利用中途的五分鐘休息時間伸展手指,以保持筆的握力,以完成考試。他坦言,他不想辜負多年來老師的教導,所以不會在最後關頭半途而廢。林凱涵選修了中國歷史和資訊及通訊科技(ICT)科目,他解釋選擇這兩個極端科目的原因是,他喜歡接觸新事物,並且意識到現今科技發展迅速,相信進修ICT科目能對他未來的就業有所幫助。林凱涵與古典文學有著深厚的聯繫,幼時爺爺會與他一起閲讀《三國演義》,講述古典故事,從中培養了他對中文的興趣。進入中學後,他開始接觸文言文,為了豐富他的文學底蘊,他晚上經常背誦古詩詞。李商隱的詩作使他愛上了詩詞創作,李白的詩則讓他感到彷彿遇見了知己,抱持相同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。他說: 「我會覺得自己的境遇和心情,與古代詩人的境遇和詩詞可以產生共鳴,這樣我就會有尋找知己的感覺。」最初,他的創作只是隨性發揮,後來得到了老師和伯樂何劍毅的鼓勵,在課餘時間裡,他進一步學習古詩詞的創作和平仄韻律。在老師的鼓勵下,他參加了第31屆全港學界律詩創作比賽、香港學校朗誦節等公開比賽並獲獎,還出版了自己的詩集《倍郁集》。文憑試的成績將於下月19日公布,他期待能考入香港城市大學的中文及歷史系,繼續在文學道路上前進,不僅寫詩,還希望嘗試寫小說。他希望能通過自己的經歷影響他人,激勵他們堅持夢想,勇敢面對挑戰,逆流而上,相信「有志者事竟成」。就像他在詩集中所寫的:「千萬不要輕視任何人和事,那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小本領,只要有『伯樂』去欣賞,就一定
補中文
中文補習
補英文
英文補習
補數學
數學補習
補Econ
Econ補習
補bafs
bafs補習
暑期班
試堂優惠
豎琴課程
豎琴班
學豎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