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剛完成DSE,對未來的大學生活應該有許多期待吧?除了讀書、住Hall或上莊之外,你知道嗎?其實社會服務也是不少大學生熱衷的範疇。就像都會大學(都大)的鄧曜霆(Raphael)和吳泳儀(Natalie)一樣,他們在社會服務中發揮自己所長,為建設快樂共融的社會做出貢獻。
Raphael喜歡音樂和戲劇,透過地區扶青社和自己成立的公司幫助弱勢或有需要人士。他深信聾人也能接觸藝術性的東西,曾經籌辦一齣由聾人擔演的舞台劇,並令演員讀對白的技巧更進一步。同時,他繼續追求學業,重返都大校園,成為扶青社和地區扶青社的主席,積極享受學生生活。
Natalie熱愛演講,在都大人文社會科學院國際演講會上擔任主席,宣揚心理健康尤其重要性。她深刻體認家境與心理健康沒有必然聯繫,因此參與校內外的精神健康相關活動如「精神當鋪」和「Helping our Planet Earth」。她更運用所學,製作宣傳手冊以促進公眾對心理健康的認識。
兩位同學在學習、社交及公民責任方面都不斷嘗試、創新、突破自我,並獲得都大授予的「全人發展獎」和「創明天獎學金」。他們共同表達「勿小看自己」這觀點,鼓勵所有年青人挖掘自己的潛力,不斷向前邁進。在這過程中,都大的支持對他們起著關鍵作用。他們也高度評價都大的學生事務處效率與積極態度,學生可以更自由地發揮和實現夢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