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中史文憑試已經開始,這一屆卷面令人大為驚喜,因為卷一繼續取消必答題,喜愛中史的考生為此感到充滿期待。這次試卷涵蓋了多個題目,例如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末的中蘇關係、抗日戰爭及國共關係,以及文化大革命等,考生需要仔細學習多個單元才能夠應對。相較以前疫情期間的試卷,這一次卷面佔分重的長題數目比較多,似乎回到了疫情前的出題模式,讓考生感到挑戰與期待。
在第一部分的古代史題目中,問及北宋前期的官制架構,喜愛古代史的考生一定感到興奮。另外,近代史的題目則包括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「一五計劃」以及中日甲午戰爭、維新變法等等,相信能夠吸引考生對歷史的關注。
在第二部分的考題中,黃老師估計,這類「跨課題」的設計是希望考生溫習時不會只側重某一課題,而是更加全面地溫習多個課題。例如,古代史的題目問及漢武帝治國政策、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、明代君主集權制,考生需要更加全面地了解這些歷史事件。而近代史的題目問及抗日戰爭及國共關係,考生需要根據蔣介石的自辯,援引史實,說明國民黨在國共內戰戰敗的原因。
其中,卷一最具挑戰性的是第八題,問及文化大革命期間,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林彪被批鬥的事件。兩位老師均認為,以往文革的試題較少以林彪為主題人物,考生需要更加全面地了解該事件。
整體而言,這一次的中史卷題目涵蓋了多個時期的歷史事件,靈活運用了長題和短題,考核範圍也更加廣泛,需要考生對多個單元的歷史事件有較深入的理解。相信只要做好充足的溫習,考生便能夠應對這份綜合性考試,展現自己對歷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。